经过多年发展,我国旅游业已经从奢侈消费发展为百姓常态化生活选项。新华社记者日前赴全国多地调研发现,我国正快步迈向“旅游社会”。
对“旅游社会”,业界学界给了4个重要的衡量指标:一是居民实际收入增长;二是个人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;三是居民旅游需求旺盛,旅游成为大众化常态化生活方式;四是旅游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,全社会都是旅游环境,需要按照“大旅游”来管理。
根据国际旅游规律,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,就会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。2015年我国人均GDP已达8000美元。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教授楼嘉军认为,我国正处在必需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过渡的重要阶段,旅游活动既是享受需求,也是发展需求。
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行五天工作制,全年双休日有104天。1999年起实施黄金周假期,此后经过调整确立法定节假日11天,数量居于全球中等偏上水平。此外还有根据工龄设置的带薪休假制度。专家认为,从总体上说,中国人公共假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。
从国际上看,衡量一个国家旅游消费普及率的重要指标是国民出游率,中等发达国家居民每年出游超过3次,发达国家居民每年出游8次以上。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突破40亿人次,人均出游率达2.98次。
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,从国民年人均出游率看,旅游已成为我国百姓常态化的生活选项。游客从过去关注景点,逐渐转向慢游体验城乡生活,与城乡居民共享常态化生活空间。
据统计,目前96%的国内旅游、65%的出境游是散客自助游。专家认为,我国旅游业已基本实现了休闲化、大众化和社会化,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和基本权利。
旅游正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。旅游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力量,“十二五”以来,通过发展乡村旅游,带动了1000万贫困人口脱贫,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%;通过旅游外交,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,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关注。
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,产业链条长、产品形态多,对餐饮、住宿、交通、零售、文化、金融、电信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拉动作用。世界旅游组织测算,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,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.3元。
来自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,2015年旅游业对全国GDP的直接贡献为3.32万亿元,占GDP总量比重的4.88%;综合贡献为7.34万亿元,占GDP总量的10.8%。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11万人,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.2%。
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,我国旅游要从“景点旅游”向“全域旅游”转变。全域旅游是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,实现景点内外一体化,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,处处是旅游环境,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。
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旅游在蓬勃发展的同时面临不少问题,全社会对“旅游社会”的认识和管理还远远跟不上。
“不少旅游热门城市外来游客数量超过当地居民人数数倍。旅游将倒逼社会和城市管理变革。”中国旅游智库秘书长石培华认为,面对“旅游社会”的到来,城市容量要考虑旅游形成的大客流,交通、餐饮、住宿、购物等方面要进行综合规划和管理。
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戴学锋认为,急需改革创新旅游业和城市管理模式、机制,建立与旅游发展相协调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机制;加强旅游综合执法,形成旅游、交通、公安、工商、质检、环保、卫生、文化等部门联动的治理体系,也显得尤为迫切。
经过多年发展,我国旅游业已经从奢侈消费发展为百姓常态化生活选项。新华社记者日前赴全国多地调研发现,我国正快步迈向“旅游社会”。
对“旅游社会”,业界学界给了4个重要的衡量指标:一是居民实际收入增长;二是个人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;三是居民旅游需求旺盛,旅游成为大众化常态化生活方式;四是旅游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,全社会都是旅游环境,需要按照“大旅游”来管理。
根据国际旅游规律,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,就会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。2015年我国人均GDP已达8000美元。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教授楼嘉军认为,我国正处在必需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过渡的重要阶段,旅游活动既是享受需求,也是发展需求。
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行五天工作制,全年双休日有104天。1999年起实施黄金周假期,此后经过调整确立法定节假日11天,数量居于全球中等偏上水平。此外还有根据工龄设置的带薪休假制度。专家认为,从总体上说,中国人公共假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。
从国际上看,衡量一个国家旅游消费普及率的重要指标是国民出游率,中等发达国家居民每年出游超过3次,发达国家居民每年出游8次以上。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突破40亿人次,人均出游率达2.98次。
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,从国民年人均出游率看,旅游已成为我国百姓常态化的生活选项。游客从过去关注景点,逐渐转向慢游体验城乡生活,与城乡居民共享常态化生活空间。
据统计,目前96%的国内旅游、65%的出境游是散客自助游。专家认为,我国旅游业已基本实现了休闲化、大众化和社会化,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和基本权利。
旅游正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。旅游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力量,“十二五”以来,通过发展乡村旅游,带动了1000万贫困人口脱贫,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%;通过旅游外交,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,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关注。
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,产业链条长、产品形态多,对餐饮、住宿、交通、零售、文化、金融、电信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拉动作用。世界旅游组织测算,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,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.3元。
来自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,2015年旅游业对全国GDP的直接贡献为3.32万亿元,占GDP总量比重的4.88%;综合贡献为7.34万亿元,占GDP总量的10.8%。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11万人,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.2%。
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,我国旅游要从“景点旅游”向“全域旅游”转变。全域旅游是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,实现景点内外一体化,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,处处是旅游环境,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。
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旅游在蓬勃发展的同时面临不少问题,全社会对“旅游社会”的认识和管理还远远跟不上。
“不少旅游热门城市外来游客数量超过当地居民人数数倍。旅游将倒逼社会和城市管理变革。”中国旅游智库秘书长石培华认为,面对“旅游社会”的到来,城市容量要考虑旅游形成的大客流,交通、餐饮、住宿、购物等方面要进行综合规划和管理。
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戴学锋认为,急需改革创新旅游业和城市管理模式、机制,建立与旅游发展相协调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机制;加强旅游综合执法,形成旅游、交通、公安、工商、质检、环保、卫生、文化等部门联动的治理体系,也显得尤为迫切。